2006年11月29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十六版:法苑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《少年惊叹号》让人惊叹
本报记者 陈卓 实习生 温树茂

  今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六个法制宣传日,也是实施“五五”普法规划后的第一个全国法制宣传日。由省普法办出版发行的《“法治浙江”干部读本》、《少年惊叹号》、《新农村法治建设丛书》3套普法教材将会在活动期间陆续推出。其中,由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王耀亭总策划、省司法厅厅长胡虎林主编、王芳著的《少年惊叹号》,以真实的案例震撼人心,用失足少年的自我忏悔发人警醒。
  作者王芳,从1999年开始对青少年犯罪进行了长期跟踪调研,数十次进入未成年犯管教所深入采访,积累了大量第一手生动素材。据悉,即将发行的《少年惊叹号》青少年法律读本将作为全省青少年学生的法律课指定读本,目前该书已报新闻出版总署“三个一百”原创图书评选。

  妈妈,我想对你说
  “我最悔恨的是,当我终于理解妈妈的期望正是一种强烈的爱的时候,我却永远地失去了亲爱的妈妈。我竟然对生我养我的妈妈犯下了这么残忍的罪行!我能原谅自己吗?不!绝对不能!如果时光可以倒流,我宁愿用自己的生命去重新换回妈妈的爱。”
  这曾是当年轰动全国的少年弑母案。母亲把全部希望寄托在17岁的儿子陈立身上,总想让他考上类似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。但望子成龙的背后,是沉重的压力。一次与母亲因学习问题的争执中,陈立竟然用榔头打死了母亲。
  通过管教干部的耐心教育和帮助,陈立参加了自学考试,取得了大专文凭。“我从心底里想对妈妈说:妈妈,我出去以后,一定会好好做人。”
  在这篇题为《妈妈,我想对你说》的“采访手记”中,作者写道:“陈立没能真正体谅母亲的良苦用心,任由焦躁之火疯狂蔓延……当你觉得难以承受时,你可以大声说出来寻求沟通和帮助,平等地化解心中的积怨。但如果你选择逃避、拒绝,或者失去了这种约束和看护,少年的成长之路必将会危机四伏。”
  
  虚拟的真实罪恶
  16岁的刘勇从小喜欢电脑,在电脑操作上有一定特长。但他多次破坏网络安全,最终因扰乱公共秩序罪被判刑。
  为了检验自己,刘勇“累得满头大汗”,通过破解密码入侵一所院校的网络系统,并看到了大量机密信息。这时《虚拟的真实罪恶》上演了,“抱着游戏的心理”,刘勇拨通了那所院校的电话,告诉对方他掌握了学院招生的机密数据,如果要还回数据,“准备100万吧”。
   “我把特长用错了地方,我用这把‘双刃剑’把自己刺伤,害人害己,后悔莫及。”从少年得志的电脑天才,到作奸犯科的网络黑客,刘勇的悲剧给每一位追求荣誉、渴望第一的同学敲响了警钟。

  一枚悔恨的苦果
  16岁的蒋小萍能歌善舞,从小学到初中都是班上的好学生。但在初一开始陷入早恋,成绩下滑。初二时与另一女生为争男友产生纠葛,用浓盐酸伤人,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刑。
  在此篇《花摧花——凋谢的花蕾》的“心灵对话”后,书中给读者留了3项“作业”:如果你发现班中的某一位同学对你产生了好感,你会有什么感觉?怎么来处理?如果你的一位好朋友也在早恋中迷失了自己,你会用什么方法来帮助他(她)?这几个确实存在却被很多大人忽视的问题,可以成为孩子们法制课上的讨论话题。(书中人名均为化名)